「iPhone 17 根本是AI騙局」、「換湯不換藥!」隨著蘋果(Apple)最新一代手機 iPhone 17 上市,市場評價卻出現極端兩極化。儘管新機硬體規格升級誠意滿滿,帶動供應鏈股價上揚,但蘋果在 AI 領域的嚴重落後、全球市佔率的持續下滑,以及地緣政治下的供應鏈挑戰,正使其深陷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
財經專家阮慕驊在《下班經濟學》節目中深度剖析,指出蘋果不僅市值從全球第一的寶座跌落至第三,其背後更隱藏著三大難以迴避的致命挑戰。
訂閱 風傳媒VIP會員,享有零廣告閱讀介面 透過
iPhone 17評價兩極?專家:硬體升級誠意足,熱銷有理針對iPhone 17上市後遭受部分負評,阮慕驊認為市場評價其實相當兩極,部分批評可能來自不同手機陣營的既定立場。若客觀檢視產品本身,他認為蘋果此次在硬體上升級「誠意還蠻夠的」,這也是外界預估iPhone 17銷量有望增加一千萬支的主要原因。
價格與容量 價格部分確實上漲,以美國市場為例,基礎機型從999美元漲至1099美元。不過,阮慕驊也點出,此次全系列機型儲存容量從128G翻倍至256G起跳。因此,蘋果粉絲認為這只是補貼容量升級的成本,基本不算漲價;但批評者則認為,這證明了蘋果終究撐不住成本壓力。
硬體四大升級:核心晶片: 全系列採用台積電代工的 A19 與 A19 Pro 晶片,效能顯著提升。
散熱系統: 為解決過熱問題,首度導入石墨均熱片,強化散熱效率。
螢幕鍍膜: 新增七層抗反光鍍膜,大幅改善戶外強光下的螢幕可視性。
機身材質: 捨棄前代的鈦合金,回歸鋁合金與矽鋁材質,設計語言向經典初代看齊,並結合玻璃與金屬背板,帶來全新質感。
然而,儘管iPhone 17的硬體革新在短期內成功刺激了銷售,但從更宏觀的戰略層面來看,蘋果正深陷三大危機,這才是導致其市值滑落、長期前景引發擔憂的根本原因
危機一:AI 戰略失誤,Siri 嚴重延遲成最大敗筆阮慕驊指出,蘋果在AI領域的落後,主要源於三大戰略失誤:
早期猶豫不決蘋果雖是全球最早推出語音助理 Siri 的公司,但糟糕的使用體驗(常聽錯、聽不懂)使其淪為笑話,並未在AI領域取得先機。
受困Google巨額收入蘋果每年從Google獲取數百億美元,以將其設為預設搜尋引擎。這筆「安逸」的收入,讓蘋果失去了發展自家搜尋引擎的動力,而搜尋引擎正是AI發展的核心基礎。
Apple Intelligent 計畫延遲 蘋果在2024年曾高調喊出 Apple Intelligent 計畫,但在今年的 iPhone 17 發表會上卻對此絕口不提,將火力完全集中在硬體升級上。這證實了其AI軟體開發進程已嚴重延遲。
阮慕驊透露,據傳蘋果為急起直追,已在瑞士蘇黎世成立一個新的AI團隊,準備在未來兩年「好好開幹」,並可能將AI計畫與現有的Siri徹底切割,顯示其改革的決心與壓力。
(相關報導:
為何一堆人搶到iPhone17「立刻原價賣掉」?內行曝背後暗黑真相,1手法藏賺錢秘訣
|
更多文章
)
危機二:全球市佔率雪崩,遭三星、小米雙面夾殺除了軟體開發困境,蘋果在全球手機市場的「硬實力」也正面臨嚴峻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