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yStation (遊戲機)

PlayStation (遊戲機)

开发

编辑

久夛良木健,PlayStation的創造者(攝於2014年)

PlayStation游戏机的问世要追溯到1986年,当时任天堂和索尼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10]。任天堂利用软盘技术来在红白机上补充卡带游戏的容量不足问题(即红白机的FC磁碟機附件),并希望在其后代机型超级任天堂上也用相同的策略,即使用卡带作为游戏标准载体,并搭配其他存储方式扩展存储容量[11][12]。任天堂找到了索尼,请求索尼为超级任天堂开发一款CD-ROM光盘游戏附加组件,暂定其名为Play

Station或SFC-CD或SNES-CD[13]。索尼同意为任天堂开发,并签订了合同[11]。任天堂之所以选择索尼来开发附加组件是因为任天堂在开发超级任天堂时,索尼的久夛良木健[14]曾偷偷将索尼的SPC-700(英语:SPC700)处理器作为八通道ADPCM音频处理器展示给任天堂。任天堂见该处理器高端的性能后,立刻决定选择索尼的SPC-700作为超级任天堂的音频处理芯片[15]。

而久夛良木健因为在索尼不知情的情况下偷偷与任天堂合作,差点被索尼解雇[16]。当时的索尼首席执行官大賀典雄因为久夛良木健这件事认识到了SPC-700芯片的潜力,并决定不开除久夛良木健,并继续在这个项目上与任天堂合作。索尼在这之前,都没有计划开发自己的游戏机[17]。

「Play Station」原型遊戲主機

索尼在与任天堂签订合同之后决定自行开发一款与超级任天堂兼容的游戏机,但这款游戏机更像是一个家庭娱乐系统,既能游玩超级任天堂的游戏,又能播放索尼即将要设计的新的CD光盘。而这也是SNES-CD所需要的。虽然任天堂在电子游戏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但索尼依然有市场的极大的控制权[18][19]。

这款名为“Play Station”的产品在1991年5月的消費電子展上向公众公布[20]。然而,后来任天堂的社长山内溥回顾1988年索尼和任天堂之间签订的原始合同时,他意识到,这份协议实质上赋予了索尼对所有SNES的CD-ROM格式的游戏的所有权和完全控制权。山内溥认为这份合同完全不可接受,他秘密的取消了SNES-CD开发的所有计划[20]。并取消与索尼的合作。在消費電子展那天上午9点,美国任天堂高級副总裁霍华德·林肯走上舞台,透露了任天堂现在与飞利浦结盟,且放弃之前和索尼合作完成的所有工作。在这之前,霍华德·林肯和美国任天堂社長荒川實在索尼不知情的情况下,飞抵飞利浦在荷兰的全球总部,组成了一个性质截然不同的联盟,SNES-CD的光盘部分由飞利浦开发,且任天堂拥有所有在飞利浦开发的机器上的游戏的所有权利[21]。

索尼在和任天堂合作的项目失败后,曾一度考虑与世嘉合作生产一个独立的游戏机。当时的世嘉首席执行官汤姆·卡里因斯克将这一提议提交给了世嘉在东京的董事会。然而,董事会通过决议拒绝了这一请求。在2013年的一次采访中,汤姆·卡里因斯克回忆道:“这是一个愚蠢的想法,索尼根本不知道如何制造游戏机硬件。他们也不知道如何制作游戏软件。我们为什么要跟他合作呢?”[22]这使索尼停止了他们对家用游戏机的研究,但后来索尼决定利用之前与任天堂和世嘉合作开发的废弃产品,重新完善设计,使其变成兼容超级任天堂的完整游戏机[22]。结果,任天堂提起诉讼,声称索尼违反合同,并试图在美国联邦法院获得销售禁令,禁止索尼发布命名为“Play Station”的游戏机,理由是任天堂拥有这个名字[21]。而主持该案的联邦法官否认了禁令。最终,索尼于1991年10月公布了这个兼容超级任天堂的完整游戏机。然而,理论上只有200台左右的机器得以生产出来[23]。

1992年底,索尼和任天堂达成协议。任天堂同意索尼开发“Play Station”,并允许其兼容超级任天堂主机游戏,但同时任天堂拥有所有超级任天堂游戏的权利,并从游戏中获得大部分利润,超级任天堂也将会继续使用索尼设计的音频芯片。然而后来,索尼认为超级任天堂的硬件已经过时,在1993年初决定完全重新开始设计“Play Station”。删除超级任天堂游戏卡带插槽,去掉“Play Station”名称之间的空格,成为“PlayStation”。从而变成了一个完全由索尼自己开发的游戏机。[21]据索尼的一位工程师说,索尼与任天堂结束合作后,所有的设计方案都被废弃了,PlayStation的设计也重新开始[24]。索尼互动娱乐的北美分部:索尼电脑娱乐美国公司[25]在向公众调查之后,得知“PlayStation”的名称已经被公众厌恶。原本决定以替代名称“PSX”来推广新的游戏主机。在北美推出PlayStation之前的广告曾提到了“PSX”,但在PlayStation推出之前,这个词就被取消了[26][27]。

据時任索尼電腦娛樂的制作人赤川良二和主席丸山茂雄说,当时还不确定游戏机应该主要集中在2D精灵图形还是3D多边形图形。直到目睹了世嘉的3D实时渲染游戏《VR战士》在日本成功之后,“PlayStation的开发方向立刻变得清晰起来”,3D多边形图形成为了游戏机开发的主要焦点[28]。

与世嘉不同,索尼没有街机部门来销售游戏机,也没有其他的内部部门来解决这个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索尼收购了诸如Psygnosis(英语:Psygnosis)的工作室,并与热门游戏出版商南梦宫和威廉姆斯娱乐签订了独家游戏开发和发行协议。[29]

新闻业界对PlayStation的宣传迅速蔓延,1994年初,《GamePro》报道称:“许多电子游戏公司(觉得)在不久的将来,需要与之竞争的电子游戏平台将来自任天堂、世嘉……”和“索尼”[30]。

发售

编辑

最初的PlayStation控制器(上)模型。后来在1997年被双摇杆控制器(英语:Dual Analog Controller)所取代,最后在1997/1998年被DualShock控制器(下)所取代

PlayStation 記憶卡

PlayStation于1994年12月3日在日本发行[31],北美于1995年9月9日发行[2],欧洲于1995年9月29日发行[3],大洋洲于1995年11月15日发行[4]。这款游戏机在日本立刻大获成功,在上市的头六个月里就卖出了200多万台[32]。在美国,1995年4个月之内售出80万台,使PlayStation遥遥领先于其他同时代的游戏机[note 1][33],但它仍然被老的超级任天堂和Mega Drive打败[34]。PlayStation的美国的发售价格为299美元[2]。索尼几乎在所有类型的游戏中都获得了成功,比如《斗神传(英语:Battle Arena Toshinden)》,《鹰派》,《皇牌空战》,《Philosoma(英语:Philosoma)》, 《山脊赛车》和《雷曼》。与当时绝大多数的游戏机不同的是,PlayStation在发布时没有捆绑销售游戏[35]。索尼发布后的几个月软件销售强劲,主机和游戏软件的销售量比率约为1:4[36]。

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相比世嘉而言更喜欢索尼的游戏机,他说:“我们的游戏设计师喜欢索尼的机器。”[37]微软在后来设计开发了Xbox游戏主机,用来与索尼竞争。在1995年5月的一场特殊的游戏机器交叉评测中,Fami通为PlayStation评分19分,满分40分[38]。在北美上市几周后,《Next Generation》的员工就对PlayStation进行了评测。他们评论说:虽然CPU是非常普通的,但是它的GPU和声音处理器等辅助硬件的功能非常强大。他们特别赞扬了它对3D技术的关注,并积极评价了PlayStation控制器的舒适性和存储卡的便利性。并给主机4.5颗星,他们总结道:“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取得成功,你需要强大的硬件、出色的游戏和出色的营销。”无论是凭借技术、运气还是财大气粗,索尼在这场战争的第一波攻势中取得了三分之一的好成绩[31]。在销售主机时的广告语是:“Live in your world. Play in ours.”。实际上标语为:“LIVE IN Y UR W RLD. PL Y IN URS.」[來源請求] 其他的标语类似于:“You Are Not Ready”或“U R NOT E.”[39]索尼的首席文化官李·克勞解释说:“这是一个终极挑战。游戏玩家喜欢回应那句口号,然后说“胡说”。让我来告诉你我准备得多么充分[40]。

市场的成功

编辑

PlayStation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索尼对第三方开发者的态度。世嘉和任天堂采用了孤立主义的方法,通常专注于第一方的开发而使第三方开发者自己开发研究游戏。索尼努力简化了游戏制作中的各种问题和麻烦。通过提供一系列的编程库在线更新,组织第三方技术支持开发团队,在某些情况下直接给第三方公司提供支持帮助等[41]。在1996年末,PlayStation大约有400款游戏正在开发中,相比之下,世嘉土星大约有200款游戏在开发中,任天堂64只有60款[42]。

虽然世嘉土星的销售对象是18到34岁的年轻人,但它的市场营销范围大致相当,但并不仅限于12岁至24岁的人群[43]。世嘉和索尼都认为,年轻的玩家通常会崇拜年长、经验丰富的玩家,他们会受针对青少年和成年人的广告所吸引。此外,索尼还发现,针对青少年的广告最适合针对成年人:根据李·克勞的说法,“我们早期解决的问题之一是,每个人在玩电子游戏的时候都是17岁。”年轻人崇拜最优秀的游戏玩家,他们通常年纪更大,更老练,更有天赋。还有人开始工作、长大,但当他们走进自己的房间,坐下来玩电子游戏时,他们又年轻了起来,又回到了17岁[44]。起初,PlayStation的用户群偏向于成年人,但在第一次价格下跌后,用户群开始扩大[45]。

1996年,市场对PlayStation游戏的高需求促使索尼决定扩大其在俄勒冈州的CD生产工厂,将其月产量从400万张增加到650万张[46]。PlayStation的销量是世嘉土星销量的两倍,当PlayStation和土星5月价格跌至199美元时,索尼的领先优势也大幅提升,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些零售商(如KB_Toys)没有备货土星[47]。1996年,PlayStation游戏机在欧洲的销量与土星不相上下[48]。

PlayStation花了更多的时间在日本取得电子游戏中的统治地位。索尼电脑娱乐总裁德中晖久表示,PlayStation和世嘉土星上市近两年之后,两家公司之间的竞争仍“非常激烈”,两款游戏机的销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无法保持领先地位[45]。

相关推荐

合作伙伴